什麼是 對年 (祭禮 / 小祥)?
親人逝世滿一週年,所做的祭祀儀式稱為「作對年」,逢閏年則會提前1個月進行。例如逝者的忌日是八月十五日,但遇上逢閏月,所以作對年的日期,擇定在隔年的七月十五日。子孫親友們於牌位前舉行追悼,稱為「祭禮」(又稱小祥),並安排一或三名法事人員誦念普門品經,阿彌陀經(約120分鐘)。
【作對年前】
在舉行對年儀式前,若遇到台灣傳統節日如農曆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中秋節等。得在節日的前一天祭拜逝者,祭拜的時間與祖先相同,而祖先則在節日當天祭拜。
【作對年後】
在對年儀式結束之後,遇到節日無需在前一天祭祀,改到節日當天祭祀即可。另外,我們可以再擇一吉日,提前與祖先一同合爐。
*對年切記要注意的禁忌是:家人們在服喪期間準備應景的節日供品,必須是由親友贈送,不能自行製作或購買,像是粽子、月餅、發糕等。如果沒有收到贈與,準備原本的祭品即可。
對年的祭品準備 (與百日、三年相同)
三牲(葷或素)、六或十二菜碗、白飯、筷、茶、發粿、香、燭、大銀、小銀、往生紙、蓮花九朵等。
【作對年前】
在舉行對年儀式前,若遇到台灣傳統節日如農曆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中秋節等。得在節日的前一天祭拜逝者,祭拜的時間與祖先相同,而祖先則在節日當天祭拜。
【作對年後】
在對年儀式結束之後,遇到節日無需在前一天祭祀,改到節日當天祭祀即可。另外,我們可以再擇一吉日,提前與祖先一同合爐。
*對年切記要注意的禁忌是:家人們在服喪期間準備應景的節日供品,必須是由親友贈送,不能自行製作或購買,像是粽子、月餅、發糕等。如果沒有收到贈與,準備原本的祭品即可。
對年的祭品準備 (與百日、三年相同)
三牲(葷或素)、六或十二菜碗、白飯、筷、茶、發粿、香、燭、大銀、小銀、往生紙、蓮花九朵等。